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編
一、政策背景
1.我國開展高等教育評估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教育法律中,對開展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評估有着明确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由其組織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四十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促進提高辦學質量;組織或者委托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并将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2. 新時期國家關于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有哪些新精神?
答: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确要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
在《教育規劃綱要》中,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加強質量保障與評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建立和完善國家教育基本标準”,“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适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标準”;二是“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根據培養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标準”;三是“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改進高校教學評估”,“建立科學、規範的評估制度”;四是“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探索與國際高水平教育評價機構合作,形成中國特色學校評價模式”;五是“建立高等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整合國家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構及資源,完善監測評估體系,定期發布監測評估報告”;六是“明确各級政府責任,規範學校辦學行為,促進管辦評分離,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确、統籌協調、規範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
3. 什麼是“五位一體”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制度?
答:新時期确立的“五位一體”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制度是以高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常态監測、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為主要内容,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估制度。
一是強調高校自我評估,強化高校的主體地位和質量意識。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學質量監測和調控機制,建立本科教學自我評估制度,在此基礎上形成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并使質量報告發布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建立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實行高校教學質量的常态監測。通過建立高校、國家基礎狀态數據庫,形成常态監控機制,并在一定範圍内公布一些核心數據,加強對狀态數據的分析,充分發揮狀态數據庫在學校自查、政府監控、社會監督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分類開展院校評估,引導高校合理定位,促進内涵發展和特色發展。院校評估分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兩類,接受合格評估“通過”的學校,5年後進入審核評估。院校評估是政府委托評估機構組織的,帶有必須性質的評估;
四是開展專業認證及評估,增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适應性。一方面鼓勵專門機構和行業用人部門對高校的專業進行評估,促進人才培養與職業準入資格制度相銜接;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與國際标準實質等效的專業認證,提高我國高校的專業辦學水平和國際競争力;
五是鼓勵開展國際評估,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聘請國際高水平專家對本校學科專業進行國際評估,同時探索與國際高水平教育評估機構合作,積極開展評估工作的國際交流,提高評估工作水平。
4. 國際上開展高等教育評估的主要經驗和做法有哪些?
答:國際上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高等教育評估制度,概括起來有以下共同經驗:
從周期上看,大部分國家每5~8年開展一次評估。
從内容上看,多數國家都是既開展學校評估,也開展專業認證及專業評估。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是評估的主要内容。
從模式上看,大緻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認證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規定的标準,結論一般為“通過”或“不通過”兩種。二是選優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麼水平,結論一般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等幾個等級。三是審核模式,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标,是否有自律機制。我國開展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就屬于這種。但無論哪種模式,評估後專家組都要給出評估報告,促進學校自我改進。
從組織方式上看,可大緻分為三種:一是政府主導型,二是政府、社會共同參與型,三是民間主導型。實行管、辦、評相分離是多數國家評估的共同特點。
5. 教學評估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有什麼作用?
答:本科教學評估是評價、監督、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不僅能鑒定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診斷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并且能發揮“以評促建”的作用,促進學校更新教育觀念,明确發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學改革。同時,教學評估還具有激勵和督促作用,能夠促進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完善内部質量保障體系及自我約束、自我監控機制。我國以往開展的教學評估實踐已充分證明,學校通過評估,教學工作水平明顯提升,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審核評估方案
6. 什麼是審核評估?
答:《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号)規定了“五位一體”的評估制度,其中審核評估是院校評估的一種模式。審核評估是由政府主導,針對2000年以來參加過院校評估并獲得“通過”的普通本科高校開展的制度性評估。
審核評估不同于合格評估和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屬于認證模式評估,達到标準就通過。水平評估屬于選優模式評估,主要是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麼水平,重點是選“優”。審核評估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标,國家不設統一評估标準,結論不分等級,形成寫實性審核報告。審核評估的重點是引導學校建立自律機制,強化自我改進,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7. 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是什麼?
答: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堅持、兩個突出、三個強化”。就是要在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這二十字方針基礎上,突出内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教學中心地位,強化内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審核評估堅持以下五項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強調以學校自我評估、自我檢驗、自我改進為主,體現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中的主體地位。二是目标性原則,強調以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為導向,關注學校目标的确定與實現。三是多樣性原則,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和自身特色,鼓勵學校根據國家和社會要求,結合自身條件,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标,制定質量标準,形成辦學特色。這一原則體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分類指導、分類評價的思想。四是發展性原則,強調注重學校内部質量标準和質量保障體系及其長效機制的建立,關注内涵的提升和質量的持續提高。五是實證性原則,強調依據事實作出審核判斷,以數據為依據、以事實來證明。以上原則貫穿于審核評估方案的内容中,貫穿于專家組的評審過程中,也貫穿于學校的自評自建過程中。
8. 審核評估的理念是什麼?
答:審核評估強調“對國家負責,為學校服務”的理念。之所以強調“對國家負責”,是因為高等學校肩負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因此通過審核評估,促進高等學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國家的需要。
國家開展教學評估是為了促進學校的内涵發展和質量提高。審核評估是否有利于學校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是衡量評估工作實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是辦學的主體,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因此,審核評估倡導評估專家與學校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獻計獻策,體現“為學校服務”是的重要理念。
審核評估還強調“以學校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理念。高校是人才培養質量的責任主體,評估隻是外在的促進因素,目的是促進高校增強質量保障的主體意識,健全内部質量保障體系才是落腳點。因此審核評估應充分尊重高校辦學的多樣性與自主性,從實際出發進行評價。
在審核評估中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理念,是因為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審核評估方案的内容充分關注了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重視學生對教學工作的評價,讓學生成為評估的真正受益者。
9. 審核評估的對象及條件是什麼?
答:審核評估對象包括兩部分高校:一凡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合格”及以上結論的高校均應參加審核評估。;二是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獲得“通過”結論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後須參加審核評估。
參加審核評估的學校應達到兩個條件:一是學校辦學條件應達到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标(試行)》(教發[2004]2号)規定的合格标準。二是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須達到《财政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水平的意見》(财教[2010]567号)規定的相應标準,即2012年原則上生均撥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設定這些門檻條件的目的一方面是促進高校為保障和提高質量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教學評估不僅評學校,也評政府和學校舉辦方的職責是否落實。
10. 審核評估範圍包括哪些内容?
答:“審核評估範圍”是圍繞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所設計的審核内容,由審核項目、審核要素、審核要點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内容為審核項目,共有“6+1”項内容,分别是定位與目标,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在這六項之外,還另加了一個自選特色項目。第二部分内容為審核要素,把六大審核項目劃分為24個要素。第三部分為審核要點,把審核要素的核心内容體現在64個審核要點上(以上内容見附件)。
11. 如何理解審核項目、審核要素、審核要點之間的關系?
答:首先,項目、要素、要點三者之間是一個整體,這些都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所應該涉及的核心内容,體現了人才培養工作的系統性和規律性。
其次,項目包含要素,要素包含要點,但是要素和要點不僅包含方案中涉及的這些内容,還可以增加。也即下一級(要素和要點)是上一級的必要内容,但不是充分内容。
第三,各個項目和要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例如,“人才培養中心地位”這一要素,一定會在後續的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中具體體現。因此,在學校自評自建和專家考察時,除了重點考慮本身項目、要素、要點外,還要考慮與其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
審核項目、要素、要點這種關系,決定了對審核評估範圍進行考察應該從上而下進行,考察時可以結合每所學校具體情況,對要素或要點進行添加或調整。而水平和合格評估則是自下而上進行考察,也就是下級各項指标達标了,上一級指标自然達标,逐級推演最終得出評估結論。這也是為什麼叫審核評估範圍,而不叫審核評估指标體系的原因。
12. 什麼是審核評估的自選特色項目?
答:在審核範圍的六個項目之外,增加了一個自選特色項目。這一項目的設立體現了審核評估的開放性,體現了審核評估充分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高校辦出特色的指導思想。學校可以在定位與目标、教師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這六個項目之外,圍繞人才培養工作自行選擇(也可以不選)特色鮮明的項目,作為補充審核的内容。自選特色項目應該詳細說明學校是怎麼做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效果怎麼樣,今後怎麼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等。
13. 審核評估的重點是什麼?
答:審核評估涵蓋了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重點是對學校教學工作“四個度”進行審核。一是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适應度;二是教師和教學資源的保障度;三是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四是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以上這幾個方面涵蓋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輸入輸出過程。專家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審核,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質量做出全面的判斷。
14. 如何理解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适應度?
答:高等學校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學校确定的人才培養目标必須體現為經濟建設服務,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例如學術型人才、複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高等學校必須從實際出發合理定位,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标。根據培養目标制定培養方案,形成與之相适應的課程體系。
從培養目标出發,經過若幹教育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标,完成了一個培養過程。适應度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畢業率、就業率等方面,更主要反映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程考核、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實習、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等一系列活動。要高度重視這些教學環節,才能保證培養質量。
15. 如何理解教師和教學資源條件的保障度?
答:教學資源是指一切可以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标的物化的、顯性或隐性的、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教學組成要素。教師和教學資源通常包括教師隊伍,教室、實驗室、體育場館等教學基礎設施,教學經費,教材,教學儀器設備等。
教師和教學資源是高校辦學的基本條件,國家有基本的要求,例如,生師比、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圖書、生均教學行政用房、研究生學曆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等,這些指标是高校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條件。
師德、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等是教師質量的體現。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優質的教學資源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
擁有高質量的教師和教學資源的學校人才培養的保障度高,反之則低。
16. 如何理解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
答: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由質量标準、質量評價、質量監控、信息收集、反饋調節等若幹部分組成。建立質量保障體系是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學校應依據國家高等教育相關質量标準和有關行業标準,建立學校自身的專業标準、課程标準和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标準。學校應該依據這些質量标準,開展教學工作。學校應建立自我評估制度,根據人才培養目标,圍繞教學條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開展院系評估、學科專業評估、課程評估等。學校要建立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充分發揮教學狀态數據對教學工作的常态監控作用,并結合自評工作,按年度形成并發布教學質量報告。學校應通過自我評估、督導檢查、教學狀态數據常态監控收集相關教學信息,及時反饋到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調節、改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7. 如何理解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答: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尺度。學校應建立對社會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跟蹤調查機制,定期了解社會用人部門的需求和畢業生的反映,并根據反饋信息對專業設置、培養目标、培養規格、培養方案、培養方法等進行調整及改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體現者和評價者。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及其服務工作的質量,歸根到底表現為學生的素質是否得以提高,學習需要是否得以滿足。學生的評價、贊譽與滿意度,是學校工作質量的内在标準。學校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服務,并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定期了解學生對教學、管理、服務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滿意度。
三、組織管理
18.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審核評估組織管理中如何分工?
答:教育部統籌協調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制定審核評估總體方案及規劃,指導監督審核評估工作。
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工作,可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教育部審核評估方案基礎上進行補充,制定本地區審核評估具體方案和評估計劃,并報教育部備案後實施。
19. 審核評估的組織管理如何體現“管辦評分離”?
答:審核評估要積極探索、建立健全與管辦評分離相适應的評估工作組織體系,充分發揮第三方評估的作用。中央部委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以下簡稱教育部評估中心)負責實施;地方所屬院校的審核評估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逐步形成管辦評分離的評估機制。
20. 專家組是如何構成的?
答:為規範審核評估工作,提高審核評估質量,由教育部評估中心統一組建全國審核評估專家庫,為教育部評估中心及各省(區、市)組織的審核評估工作提供專家資源。
審核評估專家組由組長、成員和秘書組成。專家組一般為9-13人,設組長1人,必要時可設副組長1人。專家組包括熟悉教學、管理和評估工作的教育專家,同時還吸收行業、企業和社會用人部門有關專家參加。選聘評估專家時,将考慮參評學校的規模、類型、辦學定位和學科結構。專家選聘堅持回避制度,對利益相關者(校董、兼職教授、校友、利益沖突者等)實行回避。各省組織審核評估時,外省(區、市)專家一般不少于進校考察專家組人數的三分之一。
21. 專家培訓有哪些要求?
專家培訓是保障和提高評估質量的關鍵。審核評估建立了由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組成的評估專家培訓制度。崗前培訓是針對即将從事評估工作的評估專家而舉辦的資格培訓。通過系統學習有關評估理論、評估政策、評估方案,掌握評估标準、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了解評估相關紀律和規範要求,提高業務水平,确保評估質量。隻有取得崗前培訓合格證的專家,才能從事審核評估工作。 在崗培訓是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面向審核評估專家定期舉行的業務性學習,以提升專家的評估水平,提高評估質量。教育部評估中心與各地評估組織部門共同協商對審核評估專家進行培訓。
22. 審核評估有哪些程序?
答:審核評估程序包括學校自評、專家進校考察、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等。
1)學校自評。參評學校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辦法》和審核評估内容及上一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自我評估,按要求填報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同時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2)專家進校考察。實施審核評估的機構應對學校提供的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專家組在審核學校《自評報告》、《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及《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基礎上,通過查閱材料、個别訪談、集體訪談、考察教學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觀摩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等形式,對學校教學工作做出公正客觀評價,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
3)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評估中心應按年度将所組織的審核評估情況形成總結報告報教育部。教育部組織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審議,公布審議結果,并由教育部評估中心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公開發布參評高校的審核評估結論。
4)評估結果。審核評估結果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反映,與學校辦學、發展直接相關,學校要根據審核評估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整改,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應對評估學校的整改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并在政策制定、資源配置、招生規模、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促進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3. 審核評估中如何體現社會參與?
答:社會力量參與評估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審核評估工作吸收社會力量參與,采取以下形式: 一是吸收一定數量和比例的高等教育系統外部人員,以專家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審核評估工作。 二是審核評估工作中,将社會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評價,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依據。 三是充分利用社會專業評價機構調查的有關信息。 四是在一定範圍公布高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24. 國家為什麼設立審核評估專項經費?
答:為保證評估的公正性和獨立性,減輕參評學校經濟負擔,國家設立評估專項經費。專家組評估考察所有費用(含培訓費、交通費、食宿費、評審費、材料費、通訊費等)皆由審核評估具體組織部門負責落實。學校不承擔相關經費開支,這對學校來講是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
25. 如何創建優良評估風尚?
答:優良的評估風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求真——真建設,不弄虛作假;
務實——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常态——平常心,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簡樸——尚勤儉,不鋪張浪費;
為做到這幾方面,審核評估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審核評估方案不分等級,淡化了功利性,從源頭上杜絕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的現象。
其次,教育部制定了“十不準”的評估工作要求以及專家工作規範。這些要求内容具體,操作性強,使評估工作紀律有章可循。
第三,審核評估相關政策文件、《學校自評報告》、《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審核評估報告》等,均在一定範圍内予以公開。
第四,審核評估工作廣泛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同時教育部委托評估專家委員會,監督檢查參評學校和評估專家以及評估組織機構工作的規範性、公正性,檢查評估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受理學校申訴并仲裁。教育部設立舉報電話和信箱,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對評估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做出嚴肅處理。
四、評估信息化
26. 什麼是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
答:《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号)指出,“高等學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采集反映教學狀态的基本數據,建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國家建立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
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稱簡數據庫)是按照教育部要求,為建立本科教學工作及其質量常态監控機制,利用信息技術,采集反映學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的數據庫系統。數據庫按照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把高等學校與本科教學工作密切相關的數據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組織起來,以數字化方式呈現出來,形成系統化的、反映高等學校教學運行狀态的數據集。
數據庫數據項選取遵循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内在規律,涵蓋教學投入、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數據群組。
數據庫從實現方式上,分解成師資隊伍、教育教學、教育經費、教學科研儀器、教學條件、學生基本情況、學生課外活動、科研情況、學科建設等九類數據。每類數據再分解為若幹數據采集表,每個采集表包含若幹數據采集項。
數據庫是五位一體的高等教育教學評估制度體系的組成部分。學校建設校内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評估中心建立全國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數據庫體現了四方面服務:服務于學校自身對教學工作常态監控,服務于政府宏觀監控高等教育質量,服務于社會監督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服務于專家開展評估工作。
27. 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在審核評估中發揮什麼作用?
答:數據庫本身既是教學評估制度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在審核評估中,全程為評估考察提供基礎輔助作用。
進校前,學校通過填報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全面系統梳理教學活動,完成數據信息積累,為撰寫《自評報告》提供支撐材料。同時,學校的教學活動可在數據庫中得到全方位、數字化的再現,學校不必再為接受評估準備大量的文字材料,有效減輕了學校迎評階段的工作負擔。專家則可以通過根據狀态數據編制的《數據分析報告》,了解學校基本情況,确定考察重點、難點,使進校考察更有效率,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數據庫為專家提供了客觀、系統的學校狀态數據,專家在評估過程中可以随時通過查詢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獲得對學校全面深入的了解,降低考察工作強度。同時,數據與實地考察相互映證,也為專家撰寫評估報告提供了事實和數據依據,使專家的判斷更加系統科學。
28. 學校如何填報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
答:教育部評估中心為落實教育部教高〔2011〕9号文的要求,建立了周期性填報制度,組織全國有關高校完成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填報工作,并對參加審核評估高校提前進行教學基本狀态數據采集。學校在确定參加審核評估後,應按照要求在指定時間将數據上報至數據庫系統。
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采用在線填報系統,一般在接受評估前三個月上報教學基本狀态數據,該數據将主要用于教學評估。數據填報工作一般可在半個月内完成。在此期間,數據庫将為學校開放數據填報功能,學校可以随時填寫和修改數據内容。之後,該功能将關閉,學校不能再對數據進行修改,但仍可浏覽和下載本校數據。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調整的,學校可向教育部評估中心提出申請,獲得批準後方可修改。
29. 評估專家怎樣使用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
答:專家在評估期間,可使用教育部評估中心為專家個人開通的專門賬戶,登錄評估管理信息系統,然後根據系統導航進入數據庫系統,查看評估學校的原始教學基本狀态數據。
數據包含教師、學生、教學管理與建設、教學效果、教學條件、學科建設與科研、校園文化等七大類。專家如果想深入了解學校在某方面的具體情況,可根據表格目錄,點擊進入,查看學校該方面的詳細數據。
30. 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有什麼作用?
答:《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是評估專家在進校前了解和研究學校的主要材料。《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由評估中心以學校上報的教學基本狀态數據為基礎編制,按照審核評估範圍中的審核項目與要素,對相關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和測算,将教學基本狀态數據轉化成可供評估分析用的數據指标,為專家評價提供依據。
《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的内容和結構采取了與審核項目一一對應的方式。報告分為六章,對應6項審核項目,例如審核項目的“3.教學資源”,直接對應《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第三章“教學資源”。《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每章内容由若幹小節構成,各小節以數據和表格反映該審核項目下的不同要素,便于專家了解情況,定量分析。《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對審核要素的分析,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審核要點、數據分析和注釋。專家在進校之前,可以先在評估管理信息系統中審閱《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研究每個審核要素下的數據指标分析和對應的審核要點,了解被評學校的基本狀況和相關數據,之後再登錄數據庫,查看學校原始數據,從而做到有的放矢,降低了工作強度,同時提高了效率。
31. 怎樣使用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管理信息系統?
答:審核評估采用“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是基于網絡運行的評估工作平台。是以高校信息、評估信息、專家信息為管理核心,以評估流程為管理主線,為評估過程中的各類用戶,如評估組織部門、評估專家組成員和參評學校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與支持。
評估管理系統登錄後,選擇“審核評估”。該系統可以供學校、專家、項目管理員(秘書)三種用戶使用。
學校通過評估管理系統可了解評估動态和上傳評估材料。系統提供評估文件和相關表格的查看與下載。評估中,學校可通過管理信息系統提交自評報告、整改報告、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實習基地名單等資料。
專家通過評估管理系統可了解參評學校情況和安排考察活動。進校前,專家在系統上查看學校自評報告和狀态數據分析報告,提交審讀意見和考察計劃;進校中,通過系統提交考察計劃和調閱材料的通知;離校後,利用系統上傳個人和專家組的審核評估報告。
項目管理員和秘書通過系統查看參評學校情況,協調專家組工作安排,對專家組和學校的工作進行銜接。
32. 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部分指标内涵說明
1)自然年:指自然年度,即上年的1月1日至12月31 日。學年:指教育年度,即上年的9月1日至本年的8月31日。時點:是指統計數據的截止時間,即本學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數、教職工數、占地面積、固定資産總值等指标為統計時點數。
2)簽訂合作協議機構總數:指與學校簽署協議,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生産服務等活動的法人機構的數量。不含學生實習協議的機構。學術機構:指學校與其他學術機構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簽訂的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生産服務等活動的機構數量。 行業機構和企業:學校與行業機構或企業簽訂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生産服務等活動協議的行業機構或企業的數量。地方政府:指學校與地市級及以上政府簽訂的關于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服務、經濟合作等方面協議的政府數量。對于建在縣級城市的學校,與縣級政府簽訂的協議也可計入。
3)專任教師:指具有教師資格,專職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員。
4)雙師型教師:指高等學校中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專業課教師:(1)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含行業特許 的資格證書、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經曆,或參加教育部 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且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應用技術研究(或兩項校内實踐教 學設施建設及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成果已被企業(學校)使用,達到同行業(學校)中先進水平。
5)具有工程背景:指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在一線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程方面的工作,能夠全面指導學生工程實踐、實訓活動的教師。
6)具有行業背景:指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在企業、機構一線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能夠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的教師。導師類别:包含“博士、碩士導師”、“博士導師”、“碩士導師”、“無”。
7)外聘教師:指聘請的國内、外其他高校及科研機構、企業、行業等的教師和退休教師(含本校退休教師)。聘期為一學期以上。
8)管理人員類别:包括學生管理人員、教學管理人員、教學質量監控人員、就業管理人員。其中,學生管理人員:校級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包括分管學生工作的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及校級學生管理機構(如學生處、團委等)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院(系)專門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包括 分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或支部副書記、副院長或系主任,及院(系)學生管理機構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教學管理人員:校級教學管理人員指學校分管教學工作的校領導、教務處等專職教學管理人員。院(系)教學管理人員指院(系、所)分管教學的領導、教學秘書和教務員。教學質量監控人員:指在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部門專職負責本科教學質量監控的人員。就業管理人員:指學校負責學生就業指導和管理組織機構中的工作人員。 單位号:教職工所屬單位的管理編号。所屬單位不在“表 1-3 學校相關行政單位”、“表 1-4 學校教學科研單位”範圍内的,單位号請填寫“000”,單位 名稱如實填寫。
9)教師教學發展機構:指學校通過開展教師培訓、教學咨詢、教學改革研究、教學質量評估、提供優質教學資源等工作,促進學校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機構。
10)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指學年度内學校實際開設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的門數。其中,綜合性實驗是指實驗内容涉及本課程的綜合知識或與本課程知識相關的實驗;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的實驗。
11)實驗開出率:指學年度内學校實際開設的實驗數與學校教學計劃規定的實驗個數的百分比。
12)畢業綜合訓練:指不同類型學校或專業在畢業前所進行的專業綜合訓練環節。如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畢業彙報演出、作品展示、醫學臨床實習、社會調查報告等。
五、學校工作
33. 為什麼強調高校要建立自我評估制度?
答:強調學校建立自我評估制度的目的是: 第一,學校的自我評估制度是我國高等學校“五位一體”教學評估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基本的評估形式。第二,學校既是人才培養的主體,也是質量保障的主體,建立并完善内部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的内在需要,而學校的自我評估制度是學校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今後學校每年都要向社會公布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曆年的質量報告将作為國家和有關專門機構開展學校評估和專業評估的重要參考,而學校自我評估的結論和内容是形成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的主要依據。
34. 參評學校撰寫審核評估自評報告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自評報告是學校自我評估結果的體現。它不僅反映參評學校對自身教學工作的認識,也反映參評學校對審核評估的認識。審核評估中,學校的自評報告應在内容和形式上滿足審核評估的相關要求。具體來說,應體現兩方面的内涵: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實做支撐,優勢須找準,問題要寫透;二是“四度”為主線,項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點可綜合。
這兩方面說明自評報告應貴在精準、結論自證、畫像要像并符合要求。審核評估自評報告應以精準的語言,在8萬字内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展示出來,對存在問題要分析透徹并達到三分之一的篇幅。自評報告所列事實要支撐辦學理念和辦學成效,取得的成績要客觀真實,對存在問題不隐晦,能直面問題并能分析到位。無論是成績還是問題都應有支撐數據,能反映出學校自身特有的特點。在具體撰寫時,要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标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來組織所有的審核評估項目和要素,對審核中的要點叙述不必面面俱到,可綜合體現在要素中來反映。即審核評估報告的撰寫不應以要素為基點,一般是以“四個度”為基本點來組織撰寫。
35. 學校應準備哪些評建工作材料?
答:學校評建工作材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教學檔案、支撐材料和專家評估案頭材料。
教學檔案是學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形成的材料,是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見證”。例如試卷及試卷分析、畢業論文及成績彙總、學校開展自我評估形成的材料等。評估時無需對教學檔案做特定的整理,應保持其原始性,并存放于制度規定的地方。
支撐材料是為自評報告提供支撐作用的材料,目的是為自身所說、所做的提供證明,帶有評估的“時效性”。支撐材料應客觀、真實,要少而精。
案頭材料是為方便專家進校考察工作而做的引導性材料。它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校各類職能部門、教學機構和實訓基地等的目錄及所在位置,如學校的職能部門、教學單位、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就業單位等。另一類是學校教學活動安排和人員目錄,如校曆、當周課程表、教師名單、學生名單、畢業論文和試卷清單目錄、人才培養方案等。案頭材料應以準确、合理、方便為準則。
36. 學校接待評估專家需注意哪些事項?
答:學校的接待工作應本着節儉、方便、務實的要求。
專家接送應事先與專家組秘書或項目管理員取得聯系,按照評估“十不準”的要求,不安排校領導到機場、車站迎送專家。在車輛安排時,應簡樸務實,以合乘車輛為主。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歡迎儀式。
專家駐地是專家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應選擇便于專家考察活動,具備基本住宿條件的校内賓館或招待所作為專家駐地。不具備住宿條件的學校,可就近選擇四星級及以下的賓館為專家駐地。賓館内需安排專家工作、查閱資料的會議室。專家住房内的物品,應在賓館原有生活用品的基礎上,配置計算機等工作和辦公用品,保證專家的工作需要。
專家用餐以自助餐、工作套餐為主,按評估“十不準”的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宴請。
37. 參評學校應以怎樣的心态做好審核評估工作?
答:學校在評估過程中應把握好兩個心态,一是 “平常心、正常态”;二是 “學習心、開放态”。學校評估過程應樹立正确的評估價值取向。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對待自我評估的過程,處理好評估與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關系、評估工作與日常工作的關系、評估工作與建立長效機制的關系,使學校的評建工作能融于日常的教學工作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之中,保持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要以“學習心、開放态”對待專家評估考察,敞開胸懷,從促進學校自身發展的角度與評估專家平等交流,坦誠交換意見,共同探讨現存問題,為專家提供各種所需信息。積極主動地做好組織、引導、服務工作,配合好專家的考察活動。認真貫徹評估紀律,努力營造評估工作的優良風尚。專家考察結束後,學校應以積極務實的心态做好整改工作。
38. 學校怎樣做好整改工作?
答:整改是審核評估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評估專家組在完成進校考察工作後,學校要對專家反饋會上的信息及時整理、分析。正确、客觀地理解專家的意見建議,為整改方案的制定和落實打好基礎。在接到評估專家組的審核評估報告後,學校要認真研讀該報告,并以此作為整改提高的主要依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整改方案,部署落實整改任務,做到認真研究、紮實改進、務求實效,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整改結束後,應對整改工作的情況、取得的成效等進行總結,形成整改工作報告,并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同時,準備接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整改工作檢查。
六、專家工作
39. 評估專家應具備哪些專業素養?
答:審核評估專家應具備三個方面的能力與素質。
一是了解高等教育規律,把握評估方案。評估專家必須既懂當代高等教育理論,了解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具有紮實的學科基礎,又通曉評估理論,把握評估方案内涵。
二是遵守評估規程,掌握評估技術。評估專家必須按照審核評估範圍和程序開展工作。考察時,能夠通過适當的評估考察技術,最大限度地收集評估信息,并依據評估标準全面考察、獨立判斷,形成評估意見。
三是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廉潔作風。評估專家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本着對國家負責,為學校服務的工作态度,客觀公正地評價,真心為參評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要有團結合作精神,平等交流、相互尊重;要有廉潔自律的作風,嚴格執行教育部規定的工作紀律。
40. 專家應做好哪“三項功課”?
答:審核評估的專家考察工作包含進校前、進校中、離校後三項工作,簡稱為“三項功課”。
一是做足進校前功課。要認真學習、研究和掌握審核評估方案和評估要求,認真審閱參評學校的自評報告、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以及相關材料,撰寫專家審讀意見,并制定進校具體考察計劃。
二是做全進校中功課。專家通過各種考察技術,依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對照審核評估方案的要求,對參評學校的教學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并得出評價結果。
三是做好離校後的功課。依據進校考察的情況,得出個人及專家組的評估結論,并提交個人及專家組的審核評估報告。專家個人考察報告要求不少于2500字,其中需要改進和必須整改部分的内容不得少于總篇幅的二分之一。
41. 評估專家應掌握哪六項考察技術?
答:評估考察技術多種多樣,審核評估中常用的有六項:
(1)深度訪談。評估專家進行深度訪談時,應根據訪談對象采取不同的訪談方式,重點要把握好訪談前的準備工作、訪談中的交流工作及訪談後的辨别工作。
(2)聽課看課。評估專家聽課(看課)的方式和時間可以靈活掌握。在進行聽課看課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對某一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标準定位需服從于課堂教學的目的,二是要注意從學生學習效果的角度考察課堂教學效果。一般要求每位專家聽課看課的總數不少于3門。
(3)校内外考察走訪。校内外考察走訪是指對參評學校的教學單位、職能部門和教學基地、用人單位考察的一種技術。評估專家在考察中,一是明确考察的目的,做好策劃;二是校内走訪要重點了解其教學資源的配置和使用率;三是校外考察要重點關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滿意度。
(4)文卷審閱。文卷審閱時必須把握精讀和泛讀相結合,以泛讀為主。每位專家一般須調閱2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3門課程的試卷和試卷分析報告。論文重點關注選題、過程指導、成績評定是否規範到位。試卷重點關注命題、成績評定是否科學合理,要關注試卷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反饋改進機制。
(5)問題診斷。問題診斷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對多種相關信息相互映證的兼聽并收法;二是考察一個專業(院系)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主線貫穿法;三是對薄弱方面多渠道檢驗的弱項核實法;四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上下貫通法。
(6)溝通交流。針對不同的人員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注意在溝通交流中不要涉及參評學校辦學自主權和參評學校内部事務。做好與同組專家的溝通和交流,共享考察結果,增加考察信息量。
42. 評估專家必須遵守的 “四項規定”是什麼?
答:專家要有對國家負責、為學校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自律:
(1)接到評估通知後不接受學校的講學邀請;
(2)不接受學校評估前拜訪;不接受禮品、禮金;
(3)不透露專家組内部讨論情況;
(4)與被評學校存在利害關系(如校友、兼職、校董、獎學金設立者捐資人等),主動提出回避。
43. 評估專家注意的“六個提醒”是什麼?
答:評估專家的工作是保證審核評估工作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做好評估工作,每位專家要謹遵“六個提醒”:
一是高度使命感。專家要充分認識到審核評估的重要意義,肩負起為國家、社會、學校和學生發展負責的使命。
二是強烈責任意識。專家上要對國家負責,“替國家把關”;下要對參評學校負責,為學校“把脈開方”;内要對自己的專家身份負責,對專家組的信譽和形象負責。通過自己高質量的工作,赢得參評學校的認可與好評。
三是平等交流。專家要充分尊重參評學校的主體地位,與學校平等交換意見,相互合作;與評估專家平等交流,多渠道獲取信息。做到整體把握、獨立判斷,真心實意為學校教學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
四是客觀評價。審核評估強調依據事實、數據做出客觀判斷。要求專家評估中不說面子話、套話,分析問題切中要害、提出建議切實可行,真正起到為學校“診斷、咨詢、服務”的作用。
五是專業水準。專家的專業水準會影響到評估聲譽和專家組評估整體效果。評估中,要求專家應具備捕捉問題、精準分析問題,破解問題和給出建議“良方”的能力。
六是廉潔自律。專家在評估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教育部規定的“十不準”評估工作紀律,保持應有的定力,不打感情分,不做有失原則的事,自覺維護專家隊伍的廉潔風氣和崇高形象。
44. 專家組審核評估報告撰寫有哪些要求?
答:專家組審核評估報告是由專家組組長在專家組成員個人審核評估報告的基礎上凝煉而成的一份寫實性報告。專家組審核評估報告須在結構、内容、字數、程序上符合以下規定要求:
首先,報告結構上應包括值得肯定方面、需要改進方面和必須整改方面三部分。
其次,報告字數上總體篇幅要求控制在5000字左右,其中需要改進和必須整改的内容需達到總字數的二分之一。
第三,報告内容上要求嚴謹細緻,有根有據,字字斟酌,切實體現教學工作評估的“把脈開方”功能。值得肯定方面要抓住亮點,改進和整改方面要對問題的把握精準,提出改進建議方面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在參評學校整改中具有切實可行的指導作用。切忌大話、空話和套話,避免成為形式主義的官樣文章。
第四,審核評估報告在程序上需經過組長拟初稿、專家組内讨論、組長修改完善、評估機構審核四個環節,以保證審核評估報告的質量。
45. 如何理解“全面考察、獨立判斷”的專家工作方式?
答:“全面考察、獨立判斷”是審核評估倡導的新型專家工作方式。
“全面考察”是指每位專家對評估方案中的評估範圍全面考察和判斷,以把握學校教學工作的整體狀況。按全面考察的要求,原則上專家組内不對審核項目進行分工。“獨立判斷”是指專家在全面考察和專家組内充分交流基礎上,對學校教學工作狀況進行獨立分析和獨立評價。
“全面考察、獨立判斷”要求專家能綜合運用各種考察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參評學校發展狀況和教學工作情況,對所有審核要素進行獨立判斷。專家既要把握全局,又要抓住重點;既能獨立觀察、獨立分析、獨立判斷,又善于與其他專家交流、與參評學校平等讨論,力求全面、客觀、準确地獲取參評學校教學工作信息,真正起到為學校 “把脈開方”的作用。
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把“全面考察”當成每位專家面面俱到地考察學校所有院系、單位;二是把“獨立判斷”當作個人孤立地進行考察,專家組内缺乏交流協調。
46. 如何開好專家組評估意見反饋會?
答:評估意見反饋會是評估考察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位專家要向學校反饋個人考察的意見和建議。開好專家組評估意見反饋會須做到會前精心準備、會上發言精準。
一是會前精心準備。反饋會前,專家組組長對發言時間、發言内容要統籌安排,既要充分聽取各位專家的意見,充分發揮專家獨立判斷的作用,又要把握全局、善于協調。要充分交流看法,了解每個專家發言的重點,盡量避免反饋内容相互重複、矛盾。
二是會上發言精準。反饋會上,要求專家在規定時間内,從不同角度全面準确地表達自己的考察意見。原則上要求直面問題、分析透徹、不說空話、套話,意見建議要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真正起到為學校“診斷、咨詢、服務”的作用。專家組組長對學校教學工作要有全面的評價,對成績和特色予以充分肯定。
七、紀律與監督
47. 審核評估如何做到“陽光評估”?
答:為使高校和社會更加了解教學評估工作情況,增強評估工作的透明度,推動評估工作持續健康發展,教育部實施“陽光評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公開透明。建立評估信息公告制度,評估政策、評估文件、評估方案、評估标準、評估程序及學校自評報告、專家現場考察報告、評估結論等均在适當範圍公開,廣泛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監督機制。建立了評估專家組、參評學校、項目管理員之間互相監督評價的制度;設立了評估專家委員會監督檢查參評學校、評估專家以及評估機構工作的規範性、公正性,檢查評估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和信箱,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48. 審核評估的申訴與仲裁是如何進行的?
答:參評學校如果對專家組審核評估程序和結論存有異議,可向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提出申訴,評估專家委員會根據委員會章程規則受理申訴,進行仲裁。
49. 教學評估工作有哪些紀律要求?
答:為了減輕參評學校負擔,營造風清氣正的評估風尚,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調研工作紀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在審核評估中仍然執行該通知的要求。主要内容為:領導不迎送專家,不安排各種形式的宴請,不安排接見;學校不召開彙報大會(包括開幕式和閉幕式),不組織師生文藝彙報演出,不造聲勢(包括校内張貼歡迎标語、懸挂彩旗等),不送禮物,不超标超規格安排食宿;專家組不組織學生現場考試等。
附錄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範圍
審核項目
| 審核要素
| 審核要點
| 1.定位與目标
| 1.1辦學定位
| (1)學校辦學方向、辦學定位及确定依據
(2)辦學定位在學校發展規劃中的體現
| 1.2培養目标
| (1)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标及确定依據
(2)專業培養目标、标準及确定依據
| 1.3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 (1)落實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的政策與措施
(2)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的體現與效果
(3)學校領導對本科教學的重視程度
| 2.師資隊伍
| 2.1數量與結構
| (1)教師隊伍的數量與結構
(2)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及發展态勢
| 2.2教育教學水平
| (1)專任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
(2)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措施與效果
| 2.3教師教學投入
| (1)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情況
(2)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參與教學改革與建設情況
| 2.4教師發展與服務
| (1)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政策措施
(2)服務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政策措施
| 3.教學資源
| 3.1教學經費
| (1)教學經費投入及保障機制
(2)學校教學經費年度變化情況
(3)教學經費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 3.2教學設施
| (1)教學設施滿足教學需要情況
(2)教學、科研設施的開放程度及利用情況
(3)教學信息化條件及資源建設
| 3.3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
| (1)專業建設規劃與執行
(2)專業設置與結構調整,優勢專業與新專業建設
(3)培養方案的制定、執行與調整
| 3.4課程資源
| (1)課程建設規劃與執行
(2)課程的數量、結構及優質課程資源建設
(3)教材建設與選用
| 3.5社會資源
| (1)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的措施與效果
(2)共建教學資源情況
(3)社會捐贈情況
| 4.培養過程
| 4.1教學改革
| (1)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及保障措施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
(3)教學及管理信息化
| 4.2課堂教學
| (1)課程教學大綱的制訂與執行
(2)教學内容對人才培養目标的體現,科研轉化教學
(3)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
(4)考試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 4.3實踐教學
| (1)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2)實驗教學與實驗室開放情況
(3)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的落實及效果
| 4.4第二課堂
| (1)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建設與保障措施
(2)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科技活動及育人效果
(3)學生國内外交流學習情況
| 5.學生發展
| 5.1招生及生源情況
| (1)學校總體生源狀況
(2)各專業生源數量及特征
| 5.2學生指導與服務
| (1)學生指導與服務的内容及效果
(2)學生指導與服務的組織與條件保障
(3)學生對指導與服務的評價
| 5.3學風與學習效果
| (1)學風建設的措施與效果
(2)學生學業成績及綜合素質表現
(3)學生對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滿意度
| 5.4就業與發展
| (1)畢業生就業率與職業發展情況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
| 6.質量保障
| 6.1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 (1)質量标準建設
(2)學校質量保障模式及體系結構
(3)質量保障體系的組織、制度建設
(4)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建設
| 6.2質量監控
| (1)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内容與方式
(2)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實施效果
| 6.3質量信息及利用
| (1)校内教學狀态數據庫建設情況
(2)質量信息統計、分析、反饋機制
(3)質量信息公開及年度質量報告
| 6.4質量改進
| (1)質量改進的途徑與方法
(2)質量改進的效果與評價
| 自選特色
項目
| 學校可自行選擇有特色的補充項目。
|
|